屯門(活化河溪) 規劃想像

屯門(活化河溪) 規劃想像

圖1:屯門規劃大綱

圖2: 泛濫時,河水將流入地下蓄水區,不影響河道兩旁地區

河道水質得到改善,為居民帶來更美好生活環境。

圖3: 濕地復育區合成照片

圖4: 季節廣場: 非雨季時

圖5: 季節廣場: 雨季時

社區的未來發展,有賴政府和居民共同的參與和探討。

圖6: 重塑屯門的親水文化

文字 | 姚松炎
圖片 | 文化葫蘆

研究團隊
姚松炎 (立法會議員)
廖桂賢 (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訪問學者)
何恩清 (姚松炎議員辦事處項目幹事)
王文君 王潔竹 何雅心 梁卓楠 鍾浩正 楊詩琪(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學生)

屯門河歷史背景

屯門位於新界西北部,座落青山山麓,屯門河一直是屯門發展的中軸,由北向南貫穿整個新市鎮,流入青山灣,三聖墟正位於海灣旁。

因為屯門新市鎮的發展,填海工程大範圍收窄了青山灣的灣區,將屯門河轉為人工河道。

由於70年代工業蓬勃發展,該區人口膨脹,產生的污染亦相應增加,工商業廢水、住宅污水流入河道,嚴重影響屯門河的水質。與此同時,屯門發展未能善用河濱地區,區內親水康樂及休憩用地佔總規劃用地亦見不足,市民無法享用這大自然賦予的資源,反成污染源頭。

政府早於2007年提出屯門河地區美化工程,亦於2013年展開活化屯門河及市中心環境研究,當時預計於2018年年初完工。有見及此,本研究希望探討活化屯門河的可能性,旨在重塑已渠道化的河道面貌,不僅恢復部份天然河流作用,且提高河濱多元化及親水性(Water-friendliness),讓自然重新融入城市景觀,予區內市民享受健康生活環境,同時為全球暖化下的城市未來發展作出貢獻。

一、恢復天然河流作用

舊日屯門河乃天然河流,連接青山灣自然海岸,河盆水文後來因為興建水塘及填海工程等人為干擾而受破壞,遂令蜿蜒曲折的河道成為筆直河渠,以混凝土覆蓋河床和河岸。往日工程雖達至防洪作用,卻徹底破壞其下游的天然河流功能,加上後期工業廢水污染,河貌不堪入目,臭味不堪入鼻。有見及此,本研究其中一個願景乃恢復屯門河天然面貌,此概念早已盛行於外國,復育城中河溪是現今都市發展共識,亦是可持續發展的其中一環。研究建議於河廊兩旁的河岸帶增加多元化的植被,代替混凝土層,復育自然生態,同時於河旁休憩處設地下蓄水區,水會引到公園內供市民享受,也有防洪作用(圖2)。

另外,處於河口附近位置,現以短期合約形式運作的九巴屯門南廠,研究建議將其成為大面積濕地復育區,該區獨立成島,分流河水,以木橋連接毗鄰,營造多元化自然生境,增加生物多樣性,改善水質;同時也拉近市民與河流的距離,推廣親水文化,讓城市融入自然之中(圖3)。

二、善用河濱休憩用地

根據屯門分區大綱圖顯示,現時屯門區內提供的休憇用地約有167公頃,按照《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》按人口計算的要求,已高於標準要求休憇用地的50公頃。然而,據是次研究發現,不少休憩用地使用率偏低。

本研究參考外國例子,建議將屯門河畔的天后廟廣場打造成季節廣場,顧名思義場地用途因季節或天氣而異,雨季時儲水處會將水引到廣場低位區,形成一個可供嬉水的淺水,同時可達到防洪之用。相反,該場地在非雨季時增設週末市集和臨時小食攤檔等,吸引市民於假日前往,使其成為一河之隔的屯門公園外,供市民聚腳的另一選擇(圖4)(圖5)。

另外,由於鄰近屯門工業邨,天后廟廣場具成為音樂表演和展覽場地的潛力,讓工業大廈中的樂隊和本地藝術家能一展所長,有助工業邨的轉型和長遠發展。

三、重塑水上歷史文化

為重塑屯門的水上歷史文化,本研究建議於三聖邨對開的避風港港口一帶,增設海上餐廳和商店,為鄰近的三聖街海鮮市場提供擴展空間,成為屯門河畔和海濱的旅遊勝地。鑑於本港漁船數目不斷減少,研究建議可參照哥本哈根的浮動宿舍Urban Rigger,改造廢置的舊貨櫃,低廉有效地建造淨動建築物,隨水位自調高低,以作海上餐廳和商店之用。此建議不僅重塑屯門昔日的水上文化,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,也從而加強地區經濟發展(圖6)。

 

返回

其他專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