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

  • 達德學院

    1946年國共內戰期間,中共和左翼民主人士合作在港開辦一所全日制的高等院校,名為「達德學院」,一方面安頓南下避難的文化人,另外亦培育新一代年輕人。校址借用抗日名將蔡廷鍇在屯門青山公路的別墅(1936年),但該校僅辦了兩年零四個月,在1949年2月23日被港府以政治理由撤銷註冊資格。達德學院曾作育學生逾800人,在中國現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屯子圍建築群

    陶氏族人於明朝遷居屯門,乾隆年間先後建立坭圍、青磚圍、屯子圍藍地村和屯門新村。乾隆、嘉慶年間,屯門區常受寇盜騷擾,陶族遂與附近村落組成更練組織,名「忠義堂」,維持區內治安,並以此組織舉辦屯門鄉十年一屆太平清醮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三聖廟

    三聖墟和三聖邨的「三聖」,來自民國十年(1921年)落成的聖廟,廟內供奉儒釋道三教神祇,包括孔聖先師、太上道祖和釋迦牟尼,因此人們又稱此廟為「三聖廟」。廟宇至今仍保持昔日模樣,主要以花崗石建成,呈三進三開間設計,每進一殿要踏上頗高台階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青松觀

    青松觀的道脈源自廣州至寶台,推崇呂祖信仰。1950年在油麻地偉晴街建壇時,得呂祖乩示賜以「青松觀」之名。「青松」二字拆開,即「十二月十八公」,恰巧創壇當日是農曆十二月十八日,創壇者共有十八名道徒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妙法寺

    屯門藍地的妙法寺始於1960年,最初設於民房內,其後興建三層高的萬佛寶殿,1980年落成。該殿因地制宜,殿堂由下向上分布。正門供奉彌勒佛,兩旁站立四大天王。二樓為法堂,最高一層為大雄寶殿,供奉釋迦牟尼、藥師佛和阿彌陀佛,四周牆壁鑲嵌萬佛瓷磚像,造型不一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清涼法苑

    屯門虎地嶺南大學附近有一座被高樓大廈遮蔽的佛寺,名「清涼法苑」。它由居士李公達於1912年建立,供比丘尼靜修。此佛寺享有名聲,是因為涉及兩位名人,一是1924年南來香江的一代大德筏可和尚,他曾於苑旁自築小室居住,在法苑可以找到多塊由他題寫的匾額和對聯。其後他出任大嶼山寶蓮禪寺第二代住持,三年後兼任青山禪院住持。

    閱讀更多
  • 口角天后古廟

    屯門昔日有墟市,位處海邊,方便進行買賣。墟內有一間天后古廟,因在屯門河的入海口,人稱「口角天后廟」,後來改稱「后角天后古廟」。廟內有一口鑄造於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的鐘,相信此乃廟宇擴建年份。

   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