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 | 陳天權
圖片 | 文化葫蘆
屯門青山禪院(今稱青山寺)、元朗靈渡寺和凌雲寺並稱「香港三大古剎」,位置均在新界西部,前二者靠近昔日海上交通樞紐屯門。相傳杯渡禪師於南北朝劉宋年間(420至479年)從大陸南來,先後駐錫於杯渡山(即青山)和靈渡山(土名大頭山),將佛法普施大眾,被視為第一位將佛教傳入香港的人。
乘杯渡水之奇僧
杯渡禪師為何許人? 文獻沒有詳細記載,相傳他來自西域,亦有說天竺。嘉慶《新安縣志》卷之二十一〈人物志〉有一段介紹他:「杯渡禪師,不知姓名,嘗乘木杯渡水,因而為號。」
康熙《新安縣志》卷之三〈地理志〉記載了杯渡山,說山上「有滴水岩,有杯渡庵,有虎跑井,韓愈、蔣之奇各有詩。」可見清初之前,杯渡山已有杯渡庵,此為青山禪院的前身。
寺後的石洞相傳為杯渡禪師修道之處,洞中置有一尊僧人石像。《新安縣志》把杯渡像列入古蹟,可是原物已失,現在所見的估計於清末民初雕造。
青雲觀與青山禪院
寺院曾經歷多番改變,隋朝改為普渡道場,唐朝稱雲林寺,宋徽宗年間改為道教的斗姆宮,元代易名青雲觀,其後日久失修而破落。明初,屯門陶氏在原址重建青雲觀,清初遷界荒廢。道光九年(1829年)陶氏再度重修,內有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鑄造的銅鐘,並有一面由青雲觀住持道人於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所立的〈送田芳名碑〉,記述陶族送贈田租數目。按以上資料,青雲觀可說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道觀。
1914年陶氏委任陳春亭為青雲觀住持,但4年後他受凌雲寺妙參法師開導,皈依佛教,法號「顯奇」。他在青雲觀旁重建荒廢的佛寺,取名青山禪院。顯奇法師圓寂後,先後由多位法師接任住持,包括符可、了幻、達安、夢生和覺華。後期出現管理權糾紛,經過訴訟,高等法院作出判決,交由政府委任之社會人士以信託形式管理。
登上青山,穿越第17任港督金文泰(Cecil Clementi)書寫的「香海名山」牌坊,不久即抵禪院山門。經過菩提薩埵殿、護法殿,便到大雄寶殿,殿內供奉三方佛(釋迦牟尼佛、東方藥師佛和西方阿彌陀佛)。殿旁有功德堂、客堂和膳堂,後山有「不二法門」牌樓、杯渡巖、觀音閣、方丈室(已荒廢)和居士林(居士靈修之地)。現在最古老的建築是大雄寶殿和門樓,均始建於1918年。
靈渡寺
杯渡禪師亦曾駐錫靈渡山,留下杯渡井。靈渡山與杯渡山相對,山腰有靈渡寺,唐朝時稱大雲寺,宋徽宗年間改為道教的碧霞宮,元朝易名白雲觀,明代改回舊名。清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厦村鄉新圍鄧氏認為該地勢恰如虎形,寺廟所在如同虎頭,煞氣很大,於是購下該廟拆卸,在山下重建,並特意將寺門開在側面。
靈渡寺為兩進式格局,中央的大雄寶殿供奉三方佛。由於該寺曾改為道觀,故寺內亦有不少道教神像,如呂祖、王靈官、文昌和斗姆等,還有一尊造型特別的「皇帝萬萬歲」像,有關來歷不詳。
該寺最有特色的是一條連接寺門的西式拱卷長廊,上方掛有牌匾,最前方的「道從此入」由同治十年(1871年)狀元梁耀樞手書。寺內另一文物是光緒三十(1904年)厦村村民鄧惠麟於73歲時所立的〈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〉,記載其父鄧寵榮33歲時因病險死,幸得菩薩顯靈,得以延壽八載,復生二子。
凌雲寺
另一古剎凌雲寺位於觀音山麓,原稱凌雲靜室,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,它的出現與錦田鄧族一段孝悌事蹟有關。
錦田鄧氏九世祖鄧洪儀已婚並有三子(名欽、鎮和銳),明洪武廿九年(1396年),弟弟洪贄受牽連而被發配黑龍江,由於他未有兒子繼後香燈,洪儀於是冒弟之名充軍。三年期滿後回鄉,行至江南時題詩求乞,獲陳氏聘為塾師,並將養女黃氏許配給他,誕下一子(名鋗)。洪儀病逝後,黃氏帶同丈夫骨灰、遺物和兒子到錦田與丈夫另外三子相認。翌年鄧鋗意外死去,黃氏痛不欲生,鄧欽三兄弟為庶母蓋建凌雲靜室,給她拜佛靜修,安享晚年。
清道光元年(1821年)有僧人到來重修靜室,名為凌雲寺。1913年妙參法師到來,說服錦田鄉紳鄧伯裘捐出土地,將該寺改為女眾十方叢林,又首開傳戒法會(曾與青山禪院和寶蓮禪寺輪流主辦)。1928年妙參法師圓寂,由比丘尼接任住持。
凌雲寺是三大古剎中仍有出家人潛修的道場。2005年重修後煥然一新,大雄寶殿供奉三方佛,另外還有觀音。寺內的功德堂仍供奉錦田鄧洪儀及黃氏之蓮位。